60多位名老中醫的養生經:養生從46歲開始!
發稿人:尋醫問藥時間:2019年10月22日
自古中醫多長壽,耄耋之年的全國名老中醫們都有什么“養生秘笈”?曾有研究團隊調查了全國119位名老中醫,薈萃了60多位名老中醫對養生保健的經驗之談,一起看看他們都有啥“不老經”吧!
養生什么時候開始?
名老中醫們開始養生的平均年齡是46.73歲。
調查數據顯示,名老中醫們的養生開始年齡平均在46.73歲,這其實是非常符合自然規律的。
《黃帝內經》說,“年半百而運動皆衰”,即是說人到了五十歲身體狀態開始普遍下降。中醫還講究“女七男八”,就是女性的生命以7為節律,男性則以8為節律,每8年有著一次健康的變化,根據這個規律來推算,女性42歲、男性48歲開始衰老,皮膚彈性變差,頭發開始變白。名老中醫們的平均養生年齡也正好差不多在這個界限內,是很有道理的。
著名中醫內科專家,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王鳳岐說,現代合適開始養生的年齡大約是四十歲左右,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、心情壓力調整,早幾歲或晚幾歲。因為現代人跟名老中醫們處于的時代和生活環境都不相同了,現代人的壓力更大,環境更復雜,很多疾病都已經趨于年輕化了,甚至30多歲就有很多人患上了所謂的“老年病”,所以養生年齡可以適當提前一些。
體質如何能均衡?
不僅僅是老中醫,長壽老人的共性都是體質均衡。這里的體質均衡在中醫中是指體內陰陽平衡。體內陰陽不平衡,抵抗力、免疫力就會下降,身體就容易出現各種毛病。
要達到體內陰陽平衡,說起來很容易,但很多人往往堅持不下去。體質均衡就是指身體各器官功能和諧,首先要做到飲食不偏,粗細搭配、葷素搭配、蔬菜、水果足量,且飲食有節。中醫們最強調飲食不過飽,因為中老年人脾胃等功能減退,多食則脾胃負擔過重。其次,要順應自然,“和于陰陽,調于四時”,使*的生理節律彼此協調,并與外界環境的節律同步,天氣冷就多穿點,天氣熱就少穿點,且起居規律,不要熬夜。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心態要平衡,不要較真和糾結。
當今社會,很多人的體質不均衡。為了美麗,要減肥節食,營養不良,身體就容易虧虛,就偏虛了;愛好肥甘厚味,又缺乏運動,營養過剩,就偏實了,容易患上脂肪肝等“富貴病”;冬天里也愛喝冰水,不灌涼的就燒得慌,這一定是體質熱;夏天都怕冷怕風,非得喝熱茶,手腳冰涼,這一定是體寒,這都是因為生活習慣不規律積累的身體癥狀,其實是身體在小聲地抗議,我不舒服了。